利川工夫紅茶工藝描述
利川功夫紅茶傳承170多年宜紅工藝,在傳統制作工藝上不斷創新,生產加工出具有茶葉自然香味的紅茶,其制作工藝有萎凋、揉捻、發酵、做形、烘干、增香、風選、分篩、揀梗、拼配、包裝等。
1. 萎凋:萎凋是指鮮葉經過一段時間失水,使一定硬脆的梗葉成萎蔫凋謝狀況的過程,是紅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。經過萎凋,可適當蒸發水分,葉片柔軟,韌性增強,便于造形。將鮮葉置于萎凋槽中,通以熱空氣,以加速萎凋過程。

2、揉捻 :降萎凋好的茶葉放入揉捻機中進行揉捻。紅茶揉捻的目的,與綠茶相同,茶葉在揉捻過程中成形并增進色香味濃度,同時,由于葉細胞被破壞,便于在酶的作用下進行必要的氧化,利于發酵的順利進行。

3、發酵:將揉捻好的茶葉放入發酵室進行發酵。發酵是紅茶制作的獨特階段,經過發酵,葉色由綠變紅,形成紅茶紅葉紅湯的品質特點。

4.做形:茶葉的做形其實不是一個單獨的加工過程,是在揉捻和發酵過程中完成的,在揉捻和發酵過程中使茶葉條索緊結,質感厚重,做成需要達到要求的形狀。
5.烘干:也就是干燥過程,在茶葉加工過程中要經過多次烘干過程,每次干燥的程度根據需要都不一樣。第一次烘干主要是走水,然后經過發酵,將進行第二次烘干,進一步走水,達到要求的干度,同時達到提香的效果,其溫度在80度左右,達到有手感后進行攤涼。在其他加工過程中,會有潮氣浸入,在裝箱入庫前,還要進行一次干燥工序,進一步散去水份,便于儲存,也可發展茶葉的香氣,改善品質。
6.增香:增香也不是一個單獨的加工工序,也是在發酵、干燥等過程中完成的。
攤涼:干燥過程完成后,要及時進行攤涼,使茶葉的梗內水份得到重新均勻分配到整條茶葉中去,避免葉干梗濕,外干內濕。攤涼時,厚度不宜過厚,在般在2-5厘米,時間在1-1.5小時。
7. 風選、分篩、揀梗:這三道工序其實原理是一樣的,只是運用的設備不同。風選是把加工成的茶葉半成品,多次通過風選機,分出輕重,剔出輕質茶葉,選出黃片,分選出不同規格標準的茶來。揀梗則是通過揀梗機,把半成品茶葉中的輕片、破葉、黃片、茶梗、雜質加以剔除。分篩是經過抖篩,初步分出茶葉的大小,分成多個號頭來。

8.拼配(勻堆):經過風選等工序分選出不同號頭的茶葉,在品質、口感、湯色上都略有不同,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,茶葉各等級的不同規格,在茶葉包裝上市前,要將各號頭按一定的比例進行拼配,拼出符合規格的成品,以保證不同規格不同等級的的品質特點。
9.包裝(儲存):干燥、風選、拼配工序完成后,進行茶葉的分裝入庫,貯存茶葉要求庫房專用,做到清潔衛生、通風干燥、無異味、無毒。